無菌實驗室主要用于微生物學、生物醫學、生物化學、動物實驗、基因重組和生物制品。它統稱為清潔實驗室-生物安全實驗室。無菌實驗室和生物安全實驗室由主功能實驗室、其他實驗室和輔助功能室組成。那么,無菌實驗室的設計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呢?下面跟著品美裝飾一起來了解下吧!
1.實驗前,用紫外線燈照射無菌室和無菌手術臺30-60分鐘進行滅菌,用70%酒精擦拭無菌手術升降面,開啟無菌手術臺風扇10分鐘,然后開始實驗操作。
2.小心攜帶和使用無菌實驗物品,避免污染。不要觸摸吸管的頂端或容器的口部,不要直接在打開的容器上方進行實驗。容器打開后,用手夾住瓶蓋并握住瓶體,傾斜約45°,盡量不要將瓶蓋開口向上放在桌子上。 3.工作人員應注意自身安全,只有在穿戴實驗服和手套后才能進行實驗。對于人類或病毒感染的細胞系,應特別注意,并應選擇適當水平的無菌控制臺(至少II級)。在操作過程中,避免產生氣溶膠物質,小心DMSO和TPA等有毒藥物,避免尖銳針頭的傷害。
4.每次使用前和使用后,接種針必須用火焰燃燒消毒,冷卻后才能接種培養物。
5.無菌操作工作區應保持清潔、寬敞。必要的物品,如試管架、吸管或吸管盒,可以臨時放置。使用后應移除其他實驗用品,以促進空氣流動。實驗物品在進入無菌手術臺前用70%酒精擦拭。實驗操作應在提升面中心的無菌區進行,而不是在邊緣的非無菌區。
6.使用無菌瓶中的溶液時,不要用無菌敷料堵住瓶口,倒入無菌溶液,或直接浸入溶液瓶中,以免污染剩余溶液。
7.每次操作期間,應進行陰性對照,以檢查無菌操作的可靠性。
8.如果細菌液體濺到桌子或地面上,應在處理前,立即用5%的碳酸溶液或3%的賴氨酸溶液在污染處翻轉細菌液體至少30分鐘。工作服、工作帽被菌液污染時,應立即脫掉,經高壓蒸汽滅菌后清洗。
9.如果無菌袋中的物品被意外污染或無菌袋被浸泡,外部微生物會滲入袋中,造成污染,需要再次消毒。
10.所有帶有活細菌的物品必須經過消毒,才能在水龍頭下清洗。嚴禁污染下水道。
11.吸吮細菌液體時,必須用耳球吸吮。不要用嘴直接接觸吸管。
12.吸管、試管、皮氏培養皿等有菌液的器具,用含有5%賴氨酸溶液的消毒桶浸泡消毒,24小時后取出沖洗。
13.戴手套時,應注意不戴手套的手不能接觸手套的外部,而戴手套的手不能接觸不戴手套的手或另一只手套的內部。如果戴手套后發現手套破損,應立即更換。取下手套蓋時,將手套嘴轉到膠水下面,不要用力按壓手套邊緣或手指,以免損壞手套。
14.實驗結束后,將實驗物品從工作臺上拿出來,用70%酒精擦拭無菌操作升降面。手術間隔應在無菌手術臺操作10分鐘以上后進行。
以上是無菌實驗室裝修設注